2022年會工作坊

工作坊搶先看

延續TTAPG的系列講座「國際冒險治療研討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本工作坊將會聚焦分享我們在線上參與9th-IATC的學習中,所精心挑選數場講座內容的濃縮心得與反思,期盼能藉此連結台灣經驗和凝聚共識。

本工作坊將簡介森林療癒,並透過活動體驗和討論的方式,讓參與者認識森林療癒,思索跨領域結合的可能,將森林療癒的概念融入在戶外實務工作的帶領上。

本工作坊將分享冒險計畫在執行前應有的評估、設計規畫過程,透過相關的理論來深入介紹冒險計畫,分享實務經驗執行過程,成效評估並透過現場分享討論,讓大家更了解冒險計畫的整體實施過程。

生長於南澳碧候的陳明仁 Yukan,從小就是這片山林的孩子,狩獵、採藤、編織是他的日常生活,謙卑、分享、感恩是他對大自然的態度。

為了讓更多人有機會認識泰雅傳統文化的豐富,Yukan也挪出平常在山林的時間,投入工作坊、傳統文藝及狩獵課程,積極將傳統文化推廣給每一個有興趣的人,而這也是他熱愛的事!

透過「猴子爬樹、扁帶、繩索」構成的三維空間概念,展示有點高的走繩體驗。暴露在某個高度上,重新感受身體每寸肌肉及思考恐懼的來源。

引導員活的好不好,一直是我關注的話題,也許自己過往兩岸以及教育體制內外的經驗,與對企業培訓的觀察可以有些洞察,一起交流激盪,期待你在成長的路上,走得更寬廣~

圓圈畫創始於2003年,由美籍藝術家Hiep Nguyen創立,為新興的藝術概念,認為藝術是無分你我──「Art for all, All for art」。

本工作坊將讓每個人運用喜愛的顏色協同作畫,開啟人與人之間的自在交流,並邀請大家放慢思緒、感受呼吸,欣賞彼此創造藝術的痕跡,體會抽象互動下的美妙呈現。

此工作坊主軸為探討臺灣戶外探索教育之過去、現在與未來。透過檢視國際戶外探索教育生長曲線模型進行分析,過他國的經驗所發展出來的生長曲線,同步用以分析臺灣的未來趨勢以及發展方向,此工作坊亦希望可以與同業者對話,共同剖析台灣現況與未來走勢,為永續發展戶外探索教育產業做出貢獻。

結合Playback Theatre(一人一故事劇場)跟冒險、遊戲元素,讓參與夥伴體驗一場心境上的冒險,召喚出生命故事、召喚出回應故事的能力,在劇場中探索與挑戰,發現跟看見生命故事的不同面向與可能。

教案的發想是課程的靈魂, 光有教具的表體卻找不到生命的溫度是場悲劇...

我將搬出部分新教具並執行操作演練; 我更想分享的是,讓教具更有溫度的教案!

我們擁有可攀爬的樹,我們擁有願意挑戰的老師,我們擁有勇於嘗試的學生,一趟築夢的旅程即將開始~

在本校每一位即將畢業的國三學生,都需要大喊夢想後攀登校園樹,象徵築夢歷程的挑戰,因此發展跨領域的戶外教育課程,整合戶外教育與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融入攀樹體驗發展生涯教育課程,在師長引導之下能與校園樹產生連結,隱喻成為自己的生涯樹,當攀到預期的目標時,則代表夢想實現的境界。

自1997年起,每三年舉辦一次的國際冒險治療研討會(IATC)為國際間以冒險活動為助人媒介的各界工作者創造了匯聚一堂、交流、討論的機會與空間。本場工作坊將帶領參與者瞭解第八屆國際年會於澳洲雪梨舉辦時的主題、重點與特色,並提出個人的觀察與省思。歡迎關心台灣冒險治療發展的朋友們,在這個工作坊裡交流、對話,以開展出更多的可能性。

忙碌的生活讓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聆聽自己的聲音、仔細感受自己的呼吸心跳了呢?讓我們一起慢慢地、仔細地聆聽、觀察、動作,在這裡重新與自己相處和互動。

以聲音與身體引導,邀請體驗者直接身體力行情境中的活動 沈浸式工作坊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與身體自由合作。

透過遊戲走入劇場,在劇場中回溯個人生命經驗。 藉由述說與聆聽故事,看見彼此共處的社會脈絡,開啟深度對話。

1.透過一個實務方案說明如何以依附關係為主體之操作要件對應安置兒少關係凝聚需求之主題式團體。

2.介紹以平面式活動操作介入之冒險團體心理治療帶領要點。

3.拆解團體方案執行之動力歷程、評估與心理介入技巧。

「向光是天性,面暗是進化」

這個工作坊,希望引導大家 重新感受黑暗的存在,並覺察自己與黑暗的關係。 在黑暗中,獲得支持、陪伴的力量。

該模擬遊戲導引(模擬)出現實生活中的海洋資源問題,讓參與者經歷從「製造問題」到「深入看見問題」的完整過程,讓關心海洋環境問題的人進一步思考漁業資源問題的可能解決方式,也讓對海洋環境資源感到陌生的人,開始檢視自身消費行為並思考其背後意義。

Articles
Categories
Questions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