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會工作坊
- 今年工作坊類型包含:
素養教育、戶外探索/冒險治療、綠色照護、組織/企業培訓、個人/組織成長、藝術療癒、戲劇教育、薩提爾成長模式、敘事應用、憂鬱症陪伴者、論文學術、服務學習......。內容精彩,千萬別錯過了! - 工作坊搶先看!(連結:https://reurl.cc/2jO1nr)
工作坊搶先看
柏拉圖曾說:「你可以瞭解一個人,透過一小時的遊戲,遠多於一年的對話。」
本工作坊將由《遊戲人生72變》作者莊越翔及企業高階主管培訓講師陳昇陽 ,透過有趣好玩的體驗活動為媒介,一起帶來精彩呈現~
過程中學員將經由觀察(Learning by watching)、思考(Learning by thinking)、實做(Learning by doing),在遊戲中不僅學習理論,更能將所學應用於實際生活中,實現知識與實踐的完美結合
#關鍵字:遊戲帶領、活動設計、團隊經營
人生無常總如海浪沉浮?有時也在找尋生命的意義與使命?
一場意想不到的意外,透過參與式的覺悟過程之互動體驗,或許能明白及反思更多自己想要的人生?
這個工作坊可視為一段旅程,在沉侵式裡可以更入心及當下裡演練自己,找出真我。
!nside Cards 裡有72張圖像卡,哪一張是"最大"呢? "最大"的意思是最能代表自已及最有感覺的一張卡。 這張卡永遠都是自己,透過圖卡去接觸自己的身心靈,去覺察自已內外的關注、再到覺悟出自己的行動狀況而引伸到如何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助人即助己,能了解自己才可助人; 但必先懂得引導自省力!
~什麼是引導力?
~自省對自己有多重要?
~怎樣才可以進入深談過程?
~如何掌握故事的核心?
#關鍵字:生命式戲劇教育 、深談力、參與式的悟性力
你很心機耶!
你幹嘛走心啦!
這只是遊戲!
為什麼都針對我!
不想跟你玩了!
這些桌遊情境中常出現的台詞,是否也常是生活中心裡的OS?
桌遊不僅是娛樂工具,更是一個理想的心智化訓練場域。在遊戲中,參與者常常扮演不同的角色,透過假扮模式進行互動,這些角色扮演讓我們進入他人的心理視角,增強對情感、動機及行為的理解能力。這種心智化能力,不僅在遊戲中幫助我們處理衝突和協作,更能應對真實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本次工作坊將深入探討桌遊如何提升我們的心智能力,尤其是在衝突情境中,學會區分事實與情感反應。透過角色扮演和虛擬的遊戲情境,參與者能在緊張互動中保持冷靜與彈性,避免“走心”引發的情緒失控。我們將透過實際桌遊體驗,親自感受心智化的過程,並反思自己在遊戲中的反應,從而提升對情緒的掌控,讓桌遊變得更具樂趣
#關鍵字:輔導、桌遊、心智化
傾聽別人心事的那一刻,我們成為了「陪伴者」。
但是從沒人告訴我們,到底該怎麼陪伴?又該怎麼對待,那些對自己能幫上忙的期待、無處著手的無力,與在陪伴路上逐漸累積的沮喪與罪惡感。
【當他很憂鬱,我可以怎麼辦?】陪伴技巧體驗式工作坊 這次的工作坊,OverBlue 帶著學員將課程中的陪伴技巧與理論,運用在看不見表情,聽不見語氣,卻無比貼近日常的訊息情境中。
透過簡單歸納陪伴技巧與方向的「Dos & Don’ts 原則」, 我們練習避開常見的陪伴誤區,減少誤會空間,降低彼此受傷的機率。 同時,嘗試在文字間注入溫暖與理解,找尋屬於自己的陪伴樣態。
陪伴體驗僅僅十分鐘,卻像漫漫陪伴路途的縮影。
我們奮力摸索、練習陪伴技巧,嘗試為自己描繪合適的陪伴型式。 並無法避免地,經驗了陪伴路上令人難以喘息的失望與自責。 我們真正感受著陪伴者的日常,真切同理了陪伴者的困境。
陪伴或陪伴者,在我們心中因此立體而真實。
#關鍵字:憂鬱症陪伴者、同理技巧、自我照顧
社會情緒學習 (SEL) 提出五大核心能力,分別是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互動及負責與決策能力,這些能力的學習不僅幫助個人增進自我與他人之間的理解,還有助於在面對挑戰時,做出更負責任與合乎倫理的決策。研究指出,SEL對學業成就、情緒管理、人際關係,以及行為問題的預防都有顯著幫助。接受SEL訓練的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與表達情緒,還能在壓力情境下保持冷靜,並且展現出更好的合作能力與社會責任感。
本次工作坊將說明如何透過體驗教育強調團體互動、經驗學習與反思的過程,將這些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深化與發展,形成有意義的學習經驗。首先我們深入介紹SEL的五大核心概念,之後透過具體案例與引導示範,幫助參與者理解如何將這些核心能力融入活動設計與反思中。工作坊將安排多項體驗活動,讓參與者親自參與並反思這些活動如何引導個人發展社會情緒能力。反思過程將特別強調如何幫助學員提升自我管理、人際互動、責任感與決策能力,確保每項活動都能提供有效的學習歷程,從而達到SEL的教育目標。
本工作坊適合有志將社會情緒學習推廣至學校或家庭的體驗教育工作者、學校教師及助人工作者參與。透過此工作坊,您將學會如何在課堂或活動中有效結合SEL核心,運用反思與互動設計促進學生或學員的情緒與社會能力發展,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並做出負責任的選擇。
#關鍵字:社會情緒學習、活動設計、引導反思
考量到高壓、高齡化、社會保險與醫療負擔增加等社會議題,韓國政府率領全國推展森林療癒。
在2016年設立了韓國森林福利院(Korea Forest Welfare Institute,簡稱FoWI),並推出「生命週期階段的森林福利(forest welfare service by life cycle)」概念,主張從出生到死亡,人都可以藉由不同形式的森林活動獲得身心健康和社會福祉。其將生命週期分成七階段,其中的「兒童、青少年階段」和「青年階段」的森林活動,就包含了冒險教育元素,如攀樹、定向、繩索課程、攀岩。
本次工作坊,兩位講者將分享在2023年11月到韓國參加第一屆國際森林療癒研討會和參訪森林療癒基地的取經經驗,並分享冒險教育在森林療癒中的應用與個人的反思。
#關鍵字:森林療癒、冒險教育、綠色照護
講到皮克斯,會想到什麼?
幾米繪本中的動物角色分別象徵什麼呢?
創作是怎麼發生的?
像玩樂高一樣,拆解故事元素,探索創作的可能性。
長期研究各種身心靈,發現「創作」更能通往自由。
從催眠、榮格「積極想像」出發,探索一條自由的創作之路。
不知道要講什麼,那就先說個故事吧!
#關鍵字:隱喻催眠、動機、魔幻寫實
曾經有過那種感覺嗎?做了某些選擇,結果卻讓你覺得無法挽回,甚至覺得這就是人生的終點了?
不論是工作中的團隊協作、組織決策,還是生活中的家庭經營、個人成長,我們都可能因為過去的選擇,覺得自己被困住了。
但其實,我們的選擇從未停止,機會依然存在。
這是一場完全不同的體驗,透過互動式的遊戲反思和體驗活動,帶你重新審視那些曾讓你感到無奈的選擇,我們將一起打破那些“沒有其他選擇”的想法,探索全新的可能性。
不論你是想為團隊創造更好的工作氛圍,還是想提升個人的幸福感,甚至是追求更有意義的人生,接下來,每個選擇,都可以重新出發。 人生沒那麼多逼不得已,你還有那些尚未錯過的選擇,你選擇了什麼?
#關鍵字:議題反思、遊戲體驗、選擇
免插電線上綠色運動-走繩,流行於歐美的環保運動,只要一條繩子兩個固定點就能玩出多元變化,從三歲到八十歲都可以體驗。
繩童戶外體驗教育學院-負責人-阿元,從接觸走繩到現在將近15個年頭,帶領好幾百場的走繩課程,也是台灣花式走繩運動的元老級玩家,見證台灣走繩從無到有的過程。
15年的戶外教育經驗,透過有系統的教學方法,讓第一次接觸走繩就能快速上手。
此工作坊,是透過實際的體驗來認識走繩運動。從中學習到如何控制身體,如何在不平衡的過程中保持平衡。進而延伸到生活中各個面向。並透過互相分享交流教學相長。
適合第一次接觸走繩,想認識走繩,或是想要把走繩運動當作未來教學工具的夥伴。
#關鍵字:走繩,自我挑戰,平衡
工作坊以經驗學習圈為基礎,藉由實務經驗分享與介紹,邀請參與夥伴共同體驗。
工作坊將包含經驗學習圈基本原則與討論、活動體驗、分享對話交流、運用於成人培訓的案例說明等,適合首次或剛開始接觸體驗教育夥伴參加。
#關鍵字:經驗學習圈、活動體驗、實際運用
拋開對斧頭的刻板印象,極具紓壓效果的擲斧運動在歐美掀起一股熱潮,愛好者努力將其推向奧運。本工作坊旨在探討擲斧運動的起源、競賽現況以及未來之發展趨勢。
擲斧運動有其豐富歷史脈絡,比賽方式極具樂趣與觀賞性,欲從事擲斧運動之愛好者,建議從觀賞ESPN轉播著手。工作坊內備有各式斧頭提供參與者體驗,在安全講解之後,參與者可以第一手體驗擲斧的刺激與樂趣,最後會針對擲斧運動與SDGS之關聯進行討論與分享。
#關鍵字:擲斧、戶外冒險、綠色運動與永續
歷經了單車、登山與露營,潛水迎來的是另一個階段的恐懼!
在拒學青少年的成長旅程中,恐懼和自我懷疑常常阻礙他們探索外界和發展潛能。我們運用每學期的「賦能戶外挑戰課程」,幫助青少年突破自我,獲得正向賦能經驗。
本次工作坊將分享陪伴者如何運用系統合作,結合個管師工作、機構課程彈性調整以及與潛水店的溝通合作,打造支持性網絡,針對每位學生的心理需求提供個別化的支持,讓每一個學生在潛水的過程中感受到充分的安全感與陪伴,幫助他們跨越心理上的障礙,從挑戰中找到內在力量。
學生們在潛水過程中,從最初的抗拒和恐懼,到願意下水嘗試,最終找到潛水的樂趣,這一系列轉變不僅帶來了強烈的自信心提升,更賦予了他們未來面對挑戰的勇氣。
我們將深入探討這個過程中的系統支持如何引導他們正視並超越恐懼,以及這些正向經驗如何延展到他們日後的生活與學習中。
#關鍵字:潛水、拒學、系統合作
體驗式學習活動常採取團隊合作的模式或共同完成一項挑戰和任務的方式進行,團隊間的性別平等與互動關係的發展將潛在的影響個人成長與團隊凝聚力。
若對於女性戶外活動經驗與價值的重視度不足,在活動參與和團隊間互動關係上恐存在既有的思維、偏見與刻板印象。
若能在課程設計時拓展性別意識,協助同學在團隊互動與合作的過程中,瞭解性別在戶外活動和團隊中所扮演的角色、社會文化中的性別議題連結及戶外活動的經驗結合,方能更有效促進自我成長與團隊凝聚力。
#關鍵字:性別平等, 探索教育, 活動規劃
艱難情境指的是學員在攀爬過程中,情緒激烈擴張,導致帶領者和學員陷入不同立場,難以找到適當的⽅法讓兩者共同應對困難。
艱難情境的帶領技巧要件包含: 尊重選擇⾃主、取得他⼈同意、建立合作關係、給予適當反饋。
#關鍵字:活動評估⼯具、冒險活動中的選擇⾃主、艱難情境的帶領流程
『...Puzzle的創始人說法有許多種,根據大英圖書館(The British Library,2002)、維京百科(Wikipedia, 2006)等機構的說法,認為地圖製圖師 John Spilsbury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幅拼圖...』
這是一個圍繞在『Puzzle』的教案與教具分享的工作坊, 讓你我發掘對『Puzzle』有嶄新的認識與應用!
Puzzle不只是拼圖/益智遊戲, 更是一種集思廣義的重新排列! 適用於任何群體與組織。
它是動態、也是靜態; 它可以有教具、也可以是無教具; 它可以是單人操作、也可以是群體運作... 濃縮90分鐘的工作坊 看我們能認識幾種?
#關鍵字:個人發展、群體融合、團隊建立
■ 用好玩的遊戲情境,帶領孩子談談平時不敢聊的事 人類通常愛做這兩件事,玩遊戲和聽故事。
把「遊戲」和「故事」兩件事結合起來,就成了「議題式遊戲」,不用教科書,沒有標準答案。
用情境遊戲的方式讓玩家扮演角色,並透過引導反思,將活動中的學習經驗連結到現實生活,期待學生們關注現實的社會議題。
■ 為什麼要和孩子聊「容貌焦慮」?
容貌焦慮,是整個社會的集體現象,而對於先天顱顏患者,適應特殊外表,更是不容易的挑戰。
全台灣四百多萬學生當中,有許多人不了解顱顏病症,所以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想要借助全台灣的教育工作者的影響力,共同打造更友善的學習環境。
2023年起,基金會與台灣創新教育團隊「玩轉學校」合作,推出《動物狂歡節事件》議題式遊戲,藉由遊戲中各種動物的「角色扮演」,啟發孩子換位思考的同理能力,體驗顱顏患者遇到的困境,更在不同特質的角色中,談及自我認同、容貌焦慮等議題。
■「很開心可以參與這個有意義的活動,謝謝你們用心準備的教材,我跟學生都超級喜歡的!」 來自種子教師群的感動回饋,還缺你一個!
你也想將「喜歡自己,尊重不一樣的生命」理念帶給身邊的孩子嗎?
加入我們的行列,成為下一位種子教師吧!
#關鍵字:品格教育、尊重差異、議題式遊戲
1.分享者將簡介身心感官調節取向概要意涵與理論基礎,以及萃取那些操作元素置入團體方案實務應用。
2.分享者將聚焦若自己身為一位青少年團體的實務帶領者,須具備的操作職能要點與介入觀點的後設認知覺察。
3.鼓勵參與學員與分享者做實務對話激盪,拓展對於青少男青少女團體的帶領的能力具備。
#關鍵字:身心感官調節取向、團體帶領者操作職能、青少男與青少女團體實務工作分享
認識薩提爾成長模式的互動三元素:自我、他人、情境。
了解四種溝通姿態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
從哪裡學習到這些在壓力下容易出現的溝通姿態,以及不同的溝通姿態如何影響我們自己的內在,與他人形成的溝通舞蹈。
#關鍵字:薩提爾成長模式、自我探索、關係溝通
「表演」是什麼?
世界就是一場隱喻遊戲,說出什麼樣的故事,就活在什麼樣的生活裡。在生活中,我們扮演著各種角色:學生、孩子、父母、朋友、老師……。
我在扮演角色時,我處在什麼狀態(扮演vs附身)?
拿掉角色後,我是什麼?
我想要扮演什麼角色?
這次活動,從舞者的肢體出發,再驗証「體驗派」和「方法派」的效果,探索表演的可能性。透過實際的扮演體驗,經驗表演者的身體。重新選擇,在人生舞台上,想要經驗什麼人生。
#關鍵字:附身、角色呈現、身體覺知